他是“金牌調解員”,為群眾化解矛盾糾紛;他是“群眾知心人”,為群眾提供法律援助服務;他還是“法律明白人”,廣泛傳播法律知識……他就是振安區太平灣街道司法所所長于秀俊。
于秀俊任太平灣街道司法所所長以來,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,自覺聽黨話、跟黨走,嚴守政治規矩和政治紀律。他不斷加強業務學習,刻苦鉆研社區矯正、人民調解、法律援助等業務法律知識,做到學以致用,用理論指導工作,不斷將所學內容運用到為群眾服務工作中,堅決避免學用兩層皮問題。
干一行愛一行,作為一名司法人,他有著勤勉的工作態度和強烈的事業心,對司法工作充滿執著和熱愛。從事司法工作4年多來,他兢兢業業,任勞任怨,經常沒有周末、節假日,更沒有休假,工作上不分白天黑夜。
太平灣街道是水電六局和太平灣電廠原駐地,非本地居民及出國務工人員較多,加之屬于邊境風景區,流動人口多,人員構成也相對復雜。目前,現有在冊社區矯正人員6名,幫教人員20名,于秀俊的主要工作就是監管、幫助、教育好每一位社區服刑人員和刑釋解矯人員。多年來,他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,為太平灣街道的社會穩定作出不少貢獻。
嗜酒成性的刑釋解矯人員陶某,無正當職業,沒錢喝酒就打歪主意,于秀俊就經常對他講解有關法律知識,增強其法律意識,勸說他戒酒,并多方奔走為他找了一份工作,使陶某有了穩定收入也樹立了生活信心?!氨O管、幫助教育好社區服刑人員和刑釋解矯人員,消除社會隱患,就是幫助社區居民,大家都好了,社會才會好?!庇谛憧≌f。
司法所是構建基層和諧的重要力量,擔負指導人民調解、社區矯正等重要職責。2016年3月,他接手一樁復雜離婚案,高某(男)與周某(女)婚后感情破裂,經常爭吵打鬧,已無法一起繼續生活。女方患有精神疾病,無經濟來源,且女方不同意離婚,因此法院判決不予離婚。雙方互相起訴,鬧得不可開交。
于秀俊了解情況后,半年多時間里多次與雙方溝通,最終雙方同意協議離婚。然而因女方患有精神疾病,其監護人自然為男方,若要達成離婚協議,必須首先變更女方監護人。為此,于秀俊和局領導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。2017年6月,這起長達兩年的婚姻家庭糾紛,終于得到妥善解決。
從事人民調解工作4年多來,他一直在基層踐行“楓橋經驗”,對待群眾“有事就管、有難就幫、有困就解”,2018年被振安區人民法院、丹東市中級人民法院聘為特邀調解員和家事調解員。
2017年7月,太平灣街道望江村村民反映一家公司線纜架桿在桃園內倒伏,砸壞部分桃樹,造成一定經濟損失,并導致4戶桃農無法上山生產勞作。因賠償金問題,有兩戶桃農阻止工程隊施工,致使工程一拖就是兩個月,嚴重影響雙方的生產經營。于秀俊了解情況后立刻實地走訪調研,安撫雙方情緒,協調雙方解決問題。通過有條不紊地釋法說理,背靠背地做思想工作,他提供兩條建議并得到了雙方認可,最終達成賠償協議,擱置兩個月的賠償糾紛案得到圓滿解決,為村民挽回經濟損失20余萬元。
于秀俊于2017年4月被丹東市司法局授予“忠誠干凈擔當標兵”榮譽稱號;2018年1月被振安區委組織部授予“優秀公務員”稱號;2019年1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授予“模范司法所長”稱號;2019年9月被中共遼寧省委記“一等功”;2019年12月被遼寧省司法廳授予“2018至2019年度遼寧省防止民間糾紛激化工作”個人一等獎。 記者 景媛媛